智慧电梯新闻资讯

listImg
2019-01-22

奥远智慧电梯:电梯按需维保的必要条件

电梯按需维保的实施需要由系统和技术进行保障,否则容易出现电梯维保工作情况混乱和维保缺失的状况。几方面系统及技术性工作如下: 1、建立电梯监测数据应用及服务系统,以及电梯按需维保工作体系,这是电梯按需维保工作的根本保障。 2、维保需求及预期分析。通过物联监测设备,对电梯的安全状态、各项运行数据、环境数据、工作数据等进行系统分析,实现对电梯维保需求和维保预期的准确判断。 3、电梯维保过程监督。通过物联监测设备及关联数据分析,对电梯维保现场工作进行有效的监督,包括工作时间、工作规范、工作效果等。 4、电梯运行监测及安全评价。实施按需维保,必须对电梯运行进行实时监测,全程掌握电梯运行情况,并通过电梯运行各项数据,对电梯的安全性进行分析和评价。 实施电梯按需维保,不仅是电梯运维服务科学化的客观需要,也是电梯维保服务行业进步和发展的必然。

listImg
2019-01-04

电梯行业三大发展新趋势(一) ---智慧电梯转型关键期

随着房地产市场的极速扩张,作为重要配套产业的电梯行业发展迅速,目前,中国已经成为全球最大的电梯生产国和消费国,据统计,电梯保有量已经成超过450万台。专家表示,电梯行业市场在未来几年内依然会持续扩大,并对电梯行业未来发展趋势做出来最新分析。    面对与日俱增的市场压力,国内各大电梯厂商纷纷转型,寻求发展突破点。最早一批尝试智慧电梯转型的企业早已在电梯生产工序自动化的基础上,不断将机器人、物联网、智能制造与电梯企业制造能力相融合,切入智慧电梯制造领域,成为了走在转型发展前列的智慧电梯企业。     目前来看,智慧电梯已经成为未来电梯业的发展方向。不重视新产品的开发的企业在未来将有可能失去市场优势。随着越来越多的智慧电梯生产企业迅速开发新产品,我们相信,智慧电梯很可能迅速占领行业市场。

listImg
2018-12-25

国内政府智慧电梯项目概述——政府项目的模式

地方政府通过财政投入进行智慧电梯项目建设。优点是可以结合本地的情况和特点,很好地把控智慧电梯项目建设和运行管理工作。缺点是由于资金有限,终端监测和采集设备规模有限,不能形成物联数据效果。另外,由于需要财政支出,有项目建设责任和投入风险,后续运行同样需要较多的运维费用。 由运营商投资建设,并进行商业经营的智慧电梯项目。优点是政府不需资金投入,没有项目建设投入的风险。不足是智慧电梯项目建设、实施和运行管理等方面有很大的不确定性,尤其在项目运行的持续性方面存在极大的风险。 运营商投资建设,政府购买服务的智慧电梯项目。解决了政府投资压力和投入风险问题。现在这种模式的项目还不多,而且有条件承担建设和运营服务的运营商也不多,不过对政府来说,是一个投资少,有持续性保障的模式,也越来越被一些地方政府认可。 保险综合服务型智慧电梯项目。保险不仅对电梯事故伤害进行赔付,而且还对电梯维保和安全问题承担责任,即由保险公司承担电梯维保工作的费用和管理责任,电梯不必按时维保,可以按需维保。这种模式,更市场化,也更容易形成市场规模。

listImg
2018-12-18

国内政府智慧电梯项目概述——政府项目的形式

2010年开始,一些地方政府开始试行电梯监管平台建设、电梯应急救援平台建设,以及试点对电梯终端故障进行监测,有些地方还出台了政策法规,配合项目的实施和落实。国家质监总局也持续倡导、鼓励、引导各地电梯监管平台、应急救援平台的建设和应用。 现阶段政府项目内容分为以下几种,包括,电梯故障监测系统平台(安装终端监测设备,故障判断和报警)、电梯监管工作的信息化(无纸化、数据报表)、电梯维保工作的信息化管理(维保提醒、现场签到)以及电梯应急救援处置平台(集中救援管理、救援网络建设)。一些地方政府项目是上述内容之一,或一种以上内容的组合。 各地现有的项目基本以现在电梯监管方式为依据,通过信息手段对现有的监管工作提供支持,可以说是“互联网+电梯监管”。 现有项目的普遍效果,在监管“报表”上可能有了好看的表现,但实际上在工作效果方面表现的并不明显,比如在电梯安全、维保工作质量、维保企业发展等方面并没有明显的改变。原因是目标、思路、方法和技术等都还存在不足,系统性和应用性较差。

listImg
2018-11-22

奥远智慧电梯:新时代的政府智慧电梯物联网项目

    现在虽然全社会都在推崇电梯物联网,但就电梯等特种设备的监管工作来说,我们更应看到物联网和智能化带来的作用和影响。    物联网和智能化的重要特征表现在应用和服务,对于政府电梯监管工作来说,利用电梯物联网技术改变电梯安全和维保工作现状,提供智能化的监管和服务是政府智慧电梯项目的核心目标。    大连奥远电子的智慧电梯系统,不仅适用于政府智慧电梯项目的电梯应急救援管理、质监的电梯安全监管工作管理,还适合于电梯维保服务管理(如96333服务管理)、电梯保险风险管控管理、电梯厂产品生命周期管理。

申请试用 联系电话

134-6668-2873

微信
二维码